中國古代銅錢價值百萬
談錢不俗
陶短房
2004年,一枚名為“大夏真興”的中國古代銅錢在北京拍出了165.7萬人民币的高價,轟動了泉币界。這枚銅錢錢徑2.35厘米,穿徑0.85厘米,重3.03克,大穿、重孔,周郭鮮明突出,“大夏真興”四字右旋讀,采用半隸半楷的真書體,顯得古意盎然。當然,一枚銅錢之所以能賣出上百萬的大價錢,絕不會因為它特别好看,而隻能因為它特别珍貴,而銅錢珍貴的理由不外乎幾種,要麼特别稀少,要麼附帶有特殊的曆史、人物掌故。
“大夏真興”就屬于既特别稀少、又富有故事的“珍品中之珍品”。
這枚銅錢的鑄造者,是十六國時期由匈奴族建立的“大夏國”開國皇帝赫連勃勃。赫連勃勃公元407年建立大夏,417年聯合東晉攻滅當時北方最大國家後秦,次年從東晉手中奪取關中,一躍成為北方軍事實力最恐怖的霸國。“真興”是赫連勃勃所用四個年号中最後一個,其時的大夏國國勢最強盛的階段。
由于奪占關中,獲取許多财富和戰利品,因此“大夏真興”用料講究,鑄工精美,但這種錢長期以來一直鮮為人知。直到道光年間,劉喜海為翁樹培《古泉彙考》作注釋時才首次提及這種古錢,稱蘇州藏家顧沅曾從一位名叫陳鐘溪的人手中獲得一枚,但直到清末民初的羅振玉才确認這枚錢并非赝品,而是實實在在的十六國錢币,因為好不容易收藏到一枚,引為奇貨,見過大世面的羅振玉竟然喜出望外地将自己的住宅命名為“赫連泉舍”(收藏有大夏國錢币的屋子)。如今收藏在國内博物館中的“大夏真興”,品相完好的據說不過寥寥幾枚。
為什麼“大夏真興”會如此稀少?原來,靠發動叛亂起家的赫連勃勃建立的是一個軍事上強大、經濟和行政建設滞後的畸形國家,根本沒有成形的行政區劃,主要靠戰争掠奪自肥,商品交易不過聊勝于無,從目前發現的幾座大夏墓葬看,流通的少量銅錢主要是五铢錢,事實上這樣落後的市場狀況和商業水平,也的确不需要太多銅錢。“大夏真興”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紀念币”,即赫連勃勃炫耀自己富強、地位的道具,正因如此,它的數量不會很多,更不會大量用于市場流通。真興六年(公元425年)赫連勃勃死,兩年後大夏都城就被北魏攻破,一蹶不振的大夏終于在431年壽終正寝。即便“大夏真興”是真興元年所鑄,其“合法存在”的曆史也不過短短12年,自然剩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