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廉物美的鑲嵌币(圖)
1997年7月1日,為慶祝香港回歸,中國人民銀行曾發行了一套《慶祝香港特别行政區成立》的流通金屬紀念币,該币一套2枚,每枚面值10元,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套鑲嵌式雙金屬币。以後,我國又陸續發行了《慶祝澳門回歸》《迎接新世紀》等鑲嵌式币品。
鑲嵌式雙金屬币是一種面世較晚的貨币,它是用兩種不同質地和顔色的金屬,分别制作外環和内芯,然後将其鑲嵌在一起,形成雙金屬鑲嵌形式,可作流通貨币或各類紀念币,所以它又俗稱夾心币。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發行鑲嵌式雙金屬币的時間還不算很晚,鑲嵌式雙金屬币最早出現在歐洲。1982年,世界上三個共同使用意大利裡拉的國家和地區,即意大利、梵蒂岡和聖馬力諾,首先同時發行了面值為500裡拉的鑲嵌式雙金屬币,至1995年,意大利共發行了三種鑲嵌式币,而梵蒂岡和聖馬力諾每年發行的鑲嵌式币圖案均不相同,因而各已發行了14種之多。鑲嵌式雙金屬流通币具有設計新穎、工藝先進、制作精美、圖案漂亮、經久耐用、便于攜帶和流通等優點,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和仿效。鑲嵌式雙金屬币由于制作過程比一般的單金屬币要複雜得多,因而都用于面值較大的硬币上。在2000千禧年來臨之機,馬來西亞、韓國、瑞士、巴林等國家也發行了鑲嵌式雙金屬币以示慶賀。目前,世界上已發行過鑲嵌式雙金屬币的國家和地區大約有40多個。
世界上發行鑲嵌式雙金屬币最多的國家為俄羅斯(含前蘇聯和獨聯體),共發行了18枚,其中野生動物紀念币有3組共15枚,一般流通币有3枚。同一套流通币中鑲嵌式雙金屬币數量最多的國家是墨西哥,該國1992年間發行的10枚一套的流通币中,竟有6枚是鑲嵌式币。目前已發行的鑲嵌式雙金屬流通币中,外徑最大的是墨西哥1993年發行的50元币,達39毫米;外徑最小的是肯尼亞1995年發行的5先令币,僅19.5毫米,一般鑲嵌式雙金屬币的外徑大多數都在25毫米左右。從形狀上來看,絕大部分鑲嵌币都是圓形的,但新加坡發行的鑲嵌币為花邊形,佛得角的埃斯庫烏鑲嵌币則是十邊形。
上述這些鑲嵌式雙金屬币中的大部分品種在我國各地郵币卡交易市場上都有出售,且價格也不太貴,屬價廉物美的錢币收藏闆塊。目前,我國發行的《慶祝香港回歸》《慶祝澳門回歸》和《迎接新世紀》鑲嵌币的市場價分别是28元、28元和37元。集币愛好者若有興趣想搞一個鑲嵌式币的專題收藏,可抓緊時間趁早買入。(吳偉忠 文/圖)
來源:閩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