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币題材背景
一個時代的溫度,在于時代裡那些有溫度的人。
徐悲鴻,就是他那個時代有溫度的人。
他生于1895年,卒于1953年。58年的人生曆程,他所經曆的正是中國的困苦與變革。懷着對祖國的摯愛,對民衆的同情,他用畫筆記錄着那個時代,用畫作向人們傳遞着振奮的力量以及美好的期望,用一生的“獨持偏見,一意孤行”點燃着一個時代。
2015年适逢徐悲鴻誕辰12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币。這四枚凝練着徐悲鴻藝術與人生魅力的貴金屬紀念币,雖然還不足以完全展現悲鴻先生偉大輝煌的一生,但它們卻為我們架起了與先生溝通的橋梁,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感受一位大師的溫度,一個時代的溫度。
徐悲鴻的少年時代:1895年7月19日,徐悲鴻在江蘇宜興屺亭橋鎮出生。父親徐達章為他取名壽康,希望兒子一生平安健康。徐悲鴻很小就表現出超凡的繪畫天賦,并在身為當地著名畫師的父親的親身教導下學習繪畫。父親的畫技以及中國人千古傳承的優秀品德影響着他的一生。
1912年,17歲的徐悲鴻已是宜興知名畫家,在三所學校教授美術,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19歲時,他非常敬重的父親,因積勞成疾不治病逝。随後,他的妻子、兒子也相繼病逝。在短暫時間裡失去了三位至親,他深感自己猶如一隻孤獨的大雁,獨自穿越茫茫的長空,于是改名為悲鴻。《和合二仙》,就創作于這段最困苦的時期。
為答謝幫辦父親喪事的廚師,少年徐悲鴻創作了這幅《和合二仙》。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他最早的作品。畫作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和合二仙”為創作主題,設色淡雅,人物神形畢肖,上題“甲寅仲冬神州少年”,并钤“江南貧俠”印章。
《和合二仙》傳遞着和諧吉祥的美好祝願,凝集着徐悲鴻對父親的摯愛和孝心,同時也蘊含着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作為徐悲鴻先生的夫人,廖靜文女士對這幅畫給予了無限的深情,親自撰寫了配題對聯:“和風諧美仙子福音傳孝道,合家吉祥悲鴻遺墨喻平安”。
以《和合二仙》為創作要素的這枚紀念銀币,截取原畫主體部分縮放在币面正中,左右兩側以徐悲鴻先生喜畫的紅葉作為紋飾。這枚紀念币通過更為精細的多層次噴砂工藝,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作水墨畫的層次和墨韻。以現代造币工藝再現了傳統水墨畫的神韻,這在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币發行史上尚屬首次。
這枚紀念币通過浮雕工藝将兩個仙童的形象立體化,使仙童的面部、體态更加圓潤飽滿,在原作的基礎上更凸顯了仙童的福瑞之氣。兩側的紅葉紋飾,采用激光雕刻工藝産生光栅效果,使紅葉紋飾在光照角度不同時,産生出明暗變化,為平靜的币面又增添了幾分靈動。
曆史背景:從法國學成歸來的徐悲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他對中國傳統繪畫改革的理想,培養了一大批中國的美術人才。他強調藝術要反映時代精神,要用舊形式表現新精神。随着抗日戰争的爆發和不斷升級,1939年日軍已占據了大片中國土地,全民族抗日進入最艱苦的階段。徐悲鴻看到人民流離失所,飽受磨難,決定隻身一人遠赴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并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獻,以赈濟災民,報效祖國。
新加坡之行後,徐悲鴻應印度詩人泰戈爾邀請,赴印度講學。在沒有戰火的印度,徐悲鴻的心卻始終牽挂着飽受戰火荼毒的祖國人民。在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中國軍民以堅韌的毅力開通了滇緬公路。這悲壯的場景、不屈不撓的精神震撼着徐悲鴻,他決心創作一副激勵中國人奮起抵抗侵略的東方史詩――《愚公移山》。
國畫《愚公移山》創作完成于1940年。它取材于中國廣為人知的寓言故事。在構圖上,畫作突破了傳統人物畫的格局,不僅把裸體人像放入嚴肅繪畫題材,而且讓人物集中并列,頂天立地,占滿畫面空間,體現出強烈的感染力。畫面中心的愚公白發長須,老而彌堅;身旁的開山者體态健碩,揮鋤掘石;前景一排開山者高近真人,呼之欲出。整個畫面傳達出團結一心,無堅不摧的力量。
今天,當我們站在新世紀審視這幅“偉大之圖”,巨幅的畫卷,肌肉的力量,依然能讓人們感受到畫家創作時血脈與靈魂的迸發,感受到那股能點燃一切的熾熱情感。
在方寸天地的紀念币上展現巨幅畫作的魅力是對紀念币設計師和雕刻師功力的考驗。這枚紀念銀币采用長方形的形制,最大程度地創造了币面的表現空間。在設計構圖上,選取《愚公移山》原作最主體的部分,鋪滿整個币面。這種與原作相同的構圖,還原了原作中人物頂天立地的氣勢和強烈的感染力。紀念币通過浮雕、彩色移印工藝的綜合使用,充分展現畫面的層次感,生動再現了前景人物的神采和力量。
整體仿古工藝的采用營造出古樸、厚重的氛圍,蘊含着深沉的力量。币面上下裝飾的楓葉紋飾及鍍金邊框又為這種厚重增添了幾分明快,體現了現代設計裝飾的藝術特點。
在民族危亡的大時代下,徐悲鴻心中始終有一種時不待我的緊迫感,他一方面回到學校堅持美術教育,一方面辦展籌赈,不斷創作激揚國人精神的畫作,以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關注着民族的命運。《六駿》圖就是在這一時期創作的。
國畫《六駿圖》創作于1942年。馬是徐悲鴻擅長的題材,《六駿圖》将六馬組合,呈現于畫面之上,構圖的安排,墨色的濃淡都體現了畫家紮實的繪畫功底和豐富的想象能力。畫家以線條和墨塊簡練地揮寫出運動中的馬群,以畫面中部第三匹馬為核心,馬與馬之間的關系疏密有緻,上下空間飽滿,彰顯出一往無前的磅礴氣勢。
徐悲鴻将西方繪畫的透視融入畫中,充分展示了六匹馬在曠野奔馳的姿态,使人們體會到駿馬聚集一處、風馳電掣時帶來的強大沖擊。也正是這種“群奔”的魄力和速度,寄托着中華民族追求自由、奮發圖強的心聲。
表現《六駿圖》的這枚紀念金币整體上仍然采用長方形的形制,給六匹駿馬足夠的馳騁空間。币面上下的楓葉裝飾紋樣同樣體現着現代設計裝飾的美感。
在圖案表現上,這枚紀念金币采用更為細緻的浮雕,刻畫了原作中馬匹流暢堅卓的輪廓,彈性動感的馬鬃、馬尾,傳神地再現了白額、闊鼻、瘦腰、長腿、胸肌隆起,骨帶銅聲的“悲鴻馬”。通過細膩的多層次噴砂工藝,在光照角度的變化下,币面駿馬呈現出如水墨畫墨色濃淡的層次變化,盡現中國傳統水墨的神韻。
曆史背景:新中國成立後,徐悲鴻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并當選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在更加廣闊的舞台上開啟了中國美術教育及人才培養新的曆程。在藝術創作上,徐悲鴻更加堅定了藝術關注時代,藝術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1952年,為創作反映新時代人民群衆改天換地精神的《新愚公移山》,徐悲鴻赴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體驗生活,為勞模寫生。由于久病纏身,再加上長時間的工作,徐悲鴻突發腦溢血入院。
1953年,大病初愈的徐悲鴻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抱病為學生授課,并堅持創作。9月,他因主持、參加第二屆全國文藝工作者會議,受到與會代表熱情的感染,情緒異常興奮和激動,導緻腦溢血發作,不幸逝世,享年58歲。《紅葉喜鵲》就是他去世前三天所作。
《紅葉喜鵲》創作于1953年,是徐悲鴻的絕筆。廖靜文曾說:“此乃悲鴻去世前三日所作,故為彼中國畫之絕筆也;覽之無限傷感。但以紅葉雙鵲之作終其艱苦多難之一生,亦可告慰悲鴻之英靈也;願藏着愛之寶之。”
喜鵲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寓意“喜上眉梢”等許多美好心願,徐悲鴻也曾多次畫喜鵲贈友。《紅葉喜鵲》以簡單凝練的喜鵲、紅葉、枝幹構圖。兩隻喜鵲神态各異,栩栩如生,楓樹枝幹濃淡暈寫,輔以線條别具氣勢,紅葉疏密有緻,着色雅緻。整幅畫面樹靜枝拂,鵲躍紙面,充滿着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期許。
這枚紀念金币在整體構圖上與原作《紅葉喜鵲》略有不同,适當調整了樹幹與樹枝、樹枝與雙鵲的距離,在小小的币面上豐富地展現了原作畫面的元素。紀念币以浮雕工藝勾勒出了兩隻喜鵲的流暢線條,刻畫了雙鵲飽滿圓潤的身形,再通過多層次噴砂、工藝的使用,生動表現了喜鵲黑白相間的羽色特點,使兩隻喜鵲栩栩如生,躍然币上。
細膩的彩色移印技術的使用,不僅使币面紅葉遠近層次更為清晰,而且貼切地表現了中國水墨畫墨色濃淡有别的特點。紅葉的彩色與雙鵲的“黑白”形成鮮明對比,也為整個币面烘托出一種美好、圓滿的情感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