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錢币鑒定評級的前世今生:現代錢币鑒定評級的源流
發表時間:2014/4/18 11:03:30 點擊次數:1389
現代錢币鑒定評級是一項新興業務,本文就其基本情況、發展脈絡和曆史沿革進行了一些梳理。
鑒定評級币
鑒定評級币包括鑒定和評級兩個主要方面。
所謂錢币的商業鑒定,就是商業機構以自身的商業信譽、資産為擔保,面向收藏愛好者提供有償真僞校驗服務,該商業機構一般對該服務的結果長期負責。評級則是評級機構根據一定的評級标準,評判錢币的品相等級。鑒定是評級的前提和基礎,評級是鑒定的延伸。
評級結果類似于購買寶石時鑒定中心開具的鑒定證書,比如我們熟知的鑽石就有世界通用的“4C”标準。寶石鑒定證書,标明的是寶石的屬性和等級,同樣,錢币鑒定評級結果,标明的是錢币的真僞和等級。
錢币的鑒定可以有效抑制假币的流通,維持錢币收藏秩序。成熟的錢币鑒定機構,通過開展鑒定服務,為收藏愛好者提供第三方鑒定渠道,使消費者可以快速區分假币,抑制假币流通,維護收藏秩序,從而增強收藏者和投資者的購買信心,促進錢币市場的發展。
錢币的評級服務可以簡化交易,活躍錢币市場。在錢币的交易過程中,賣方總是傾向于偏高的品相描述,而買方則傾向于誇大品相瑕疵,以壓低交易價格。這一過程往往耗費大量時間,并常常使得交易無法達成。第三方評級機構的出現,使得這種議價過程變得非常簡單。由于第三方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并對其評級結果提供商業擔保,使得買賣雙方不用再對錢币的品相認定進行協商。同時,鑒定評級服務機構還提供數量報告和價格指南等輔助數據,向所有市場參與者提供錢币的稀缺程度和市場參考價格,這使得議價的環節也得到簡化。
在美國,鑒定評級币是随着互聯網的興起而不斷發展起來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部分評級公司開始在封裝币的同時進行拍照存檔,并在封裝币盒内加入一一對應的編碼或條碼,使其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查詢,這一做法有效抑制了假币、假封裝币的出現,并為随後的網絡交易等活動建立了基礎。
美國在封裝币出現不久,就立刻形成了封裝币交易,交易雙方通過編号即可進行交易,從而使錢币交易更加快速高效,且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
同時,鑒定評級币(尤其是通過網絡平台進行交易的鑒定評級币)還有利于在錢币交易過程中收集錢币質量、流通量、交易價格、成交量等相關數據,為收藏愛好者及投資者日後交易提供數據支持。
錢币鑒定
對于錢币鑒定評級工作來說,首要的就是鑒定,因為收藏者購買收藏品首要關注的問題就是真假。
從業務類型上看,錢币鑒定分為官方鑒定和商業鑒定兩類。錢币從模糊的概念上來說就是貨币,流通貨币的真僞識别是貨币發行當局的一項重要職責。《中國人民銀行假币收繳、鑒定管理辦法》明确規定了人民币假币收繳、鑒定工作,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該辦法側重于流通貨币的假币鑒定及收繳。退出流通或非流通的錢币以收藏品的形态存在,種類繁雜,官方鑒定在處理此類錢币真僞的問題上就顯得力不從心。同時,我國錢币的概念較人民币要寬泛很多,這些錢币的鑒定隻能依賴商業鑒定。
目前,我國錢币市場上制假币、販假币現象較為嚴重,變造錢币、僞造錢币在電子商務等渠道時有發現,亟需發展錢币鑒定業務。因此,國内錢币市場上應運而生了一些針對中國錢币提供鑒定服務的機構,但由于不掌握錢币樣币信息,鑒定設備和技術水平有限,鑒定結論的可靠性不高。因此,錢币市場亟需具備官方背景和較高信譽的機構來提供鑒定服務。
錢币鑒定工作主要依賴翔實的錢币信息數據、科學嚴謹的鑒定方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既需要以數據為基礎的技術鑒定,也需要以經驗為基礎的專家鑒定。
所謂技術鑒定,就是通過儀器設備對錢币的材質、成分、尺寸、圖文等技術數據進行處理和比對,排查假币。所謂專家鑒定,就是以專家的經驗為基礎,通過長期積累的對錢币特征的認識,作出錢币真僞的鑒定結論。目前市場上的錢币鑒定機構均以專家鑒定為主。
錢币評級
錢币評級是對錢币品相的評判,品相是指錢币物理狀态的優劣和币面的完美程度。随着各國集币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際錢币交流的深入,廣大錢币愛好者越來越關心錢币的品相。品相優良的錢币令人賞心悅目,而磨損嚴重、傷痕累累的錢币則無法給人以美感。
目前,我國收藏者對錢币品相并沒有嚴格的評判準則,愛好者往往使用“全品”、“上品”等含混的描述進行品相界定,既缺少科學性,也難以統一使用。盡管國際上并無公認的硬币品相分級标準,但國際錢币界一直在嘗試制定能适合大多數國家的标準,目前大體上先後形成了兩種評定辦法,即描述分級法和數字分級法。
(一)描述分級法
描述分級法是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對錢币的品相進行分級,通俗易懂,容易為社會公衆了解和接受,其起源很早,無從考證。目前國際錢币界主流的描述分級方法于20世紀初期開始确定,例如,美國克勞斯出版社《世界硬币标準目錄》所采用的描述分級方法,被歐洲、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其分級方法一般分為7級,即:
1.未流通/未使用/新品。即在30倍放大鏡下,也觀察不到任何磨損或流通過的痕迹,但可能有包裝劃痕(BagMarks)。
2.極美。币面95%細部清晰可見,整個币面僅有極其輕微的磨損。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區域作為定級标準,則該區内90%細部清晰可見。
3.優美。币面75%細部清晰可見,整個币面為中等程度磨損,文字和數字邊緣部分可能不夠清晰。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區域作為定級标準,則該區内細部清晰可見。
4.美品。币面50%細部清晰可見,整個币面已呈現嚴重磨損,文字和數字邊緣部分已不清晰。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區域作為定級标準,則該區内隻有50%細部清晰。币面常為未清洗狀态,出現污垢,喪失光澤。
5.上佳。币面僅有25%細部清晰,整個币面已嚴重磨損。
6.佳品。币面已嚴重磨損,僅能辨别圖案輪廓,邊齒也有磨損,除古币、珍稀币外,已無收藏價值。
7.劣品。币面嚴重磨損,僅能分辨大體輪廓,邊齒磨損嚴重,一般已無收藏價值。
(二)數字評級法
數字評級法起源并盛行于美國,是在描述分級法的基礎上細化而産生的。
1949年,威廉・謝爾頓(WilliamSheldon)出版了《早期美國美分币》,該書以1793-1814年美國銅币為例,根據不同品相的銅币與市場價格的比例關系,首次用數據對硬币的品相從1〜70予以分級,并附帶各等級的價格,但這一比例關系很快失去現實意義。
1972年,美國錢币協會(ANA)成立美國錢币協會鑒定服務部(AmericanNumismaticAssociationCertificationService,ANACS),因為美國财政部和在錢币收藏鑒定領域具有較高地位的史密斯博物館均位于華盛頓,因此該機構最初也設立在華盛頓。直到1976年,美國錢币協會鑒定服務部業務成熟後才搬回其總部科羅拉多。但是,由于其先後于1990年和2007年進行股權轉讓,其穩定性及标準的連續性受到質疑,使其逐漸喪失了市場的主導地位。
1977年,美國錢币協會發布了《美國錢币協會美國硬币評級正式标準》(OfficialANA GradingStandardsfor United StatesCoins),對數字評級法進行了完善。
1986年,美國7家知名币商在加州成立了一家純商業性質的鑒定評級公司――美國硬币評級專業服務公司(ProfessionalCoinGradingService,PCGS)。PCGS的成立,使得數字評級法在美國得到了較好的推廣。1987年美國錢币保證公司(NumismaticGuarantyCooperation ofAmerica,NGC)在佛羅裡達成立。
鑒定評級币
鑒定評級币包括鑒定和評級兩個主要方面。
所謂錢币的商業鑒定,就是商業機構以自身的商業信譽、資産為擔保,面向收藏愛好者提供有償真僞校驗服務,該商業機構一般對該服務的結果長期負責。評級則是評級機構根據一定的評級标準,評判錢币的品相等級。鑒定是評級的前提和基礎,評級是鑒定的延伸。
評級結果類似于購買寶石時鑒定中心開具的鑒定證書,比如我們熟知的鑽石就有世界通用的“4C”标準。寶石鑒定證書,标明的是寶石的屬性和等級,同樣,錢币鑒定評級結果,标明的是錢币的真僞和等級。
錢币的鑒定可以有效抑制假币的流通,維持錢币收藏秩序。成熟的錢币鑒定機構,通過開展鑒定服務,為收藏愛好者提供第三方鑒定渠道,使消費者可以快速區分假币,抑制假币流通,維護收藏秩序,從而增強收藏者和投資者的購買信心,促進錢币市場的發展。
錢币的評級服務可以簡化交易,活躍錢币市場。在錢币的交易過程中,賣方總是傾向于偏高的品相描述,而買方則傾向于誇大品相瑕疵,以壓低交易價格。這一過程往往耗費大量時間,并常常使得交易無法達成。第三方評級機構的出現,使得這種議價過程變得非常簡單。由于第三方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并對其評級結果提供商業擔保,使得買賣雙方不用再對錢币的品相認定進行協商。同時,鑒定評級服務機構還提供數量報告和價格指南等輔助數據,向所有市場參與者提供錢币的稀缺程度和市場參考價格,這使得議價的環節也得到簡化。
在美國,鑒定評級币是随着互聯網的興起而不斷發展起來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部分評級公司開始在封裝币的同時進行拍照存檔,并在封裝币盒内加入一一對應的編碼或條碼,使其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查詢,這一做法有效抑制了假币、假封裝币的出現,并為随後的網絡交易等活動建立了基礎。
美國在封裝币出現不久,就立刻形成了封裝币交易,交易雙方通過編号即可進行交易,從而使錢币交易更加快速高效,且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
同時,鑒定評級币(尤其是通過網絡平台進行交易的鑒定評級币)還有利于在錢币交易過程中收集錢币質量、流通量、交易價格、成交量等相關數據,為收藏愛好者及投資者日後交易提供數據支持。
錢币鑒定
對于錢币鑒定評級工作來說,首要的就是鑒定,因為收藏者購買收藏品首要關注的問題就是真假。
從業務類型上看,錢币鑒定分為官方鑒定和商業鑒定兩類。錢币從模糊的概念上來說就是貨币,流通貨币的真僞識别是貨币發行當局的一項重要職責。《中國人民銀行假币收繳、鑒定管理辦法》明确規定了人民币假币收繳、鑒定工作,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該辦法側重于流通貨币的假币鑒定及收繳。退出流通或非流通的錢币以收藏品的形态存在,種類繁雜,官方鑒定在處理此類錢币真僞的問題上就顯得力不從心。同時,我國錢币的概念較人民币要寬泛很多,這些錢币的鑒定隻能依賴商業鑒定。
目前,我國錢币市場上制假币、販假币現象較為嚴重,變造錢币、僞造錢币在電子商務等渠道時有發現,亟需發展錢币鑒定業務。因此,國内錢币市場上應運而生了一些針對中國錢币提供鑒定服務的機構,但由于不掌握錢币樣币信息,鑒定設備和技術水平有限,鑒定結論的可靠性不高。因此,錢币市場亟需具備官方背景和較高信譽的機構來提供鑒定服務。
錢币鑒定工作主要依賴翔實的錢币信息數據、科學嚴謹的鑒定方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既需要以數據為基礎的技術鑒定,也需要以經驗為基礎的專家鑒定。
所謂技術鑒定,就是通過儀器設備對錢币的材質、成分、尺寸、圖文等技術數據進行處理和比對,排查假币。所謂專家鑒定,就是以專家的經驗為基礎,通過長期積累的對錢币特征的認識,作出錢币真僞的鑒定結論。目前市場上的錢币鑒定機構均以專家鑒定為主。
錢币評級
錢币評級是對錢币品相的評判,品相是指錢币物理狀态的優劣和币面的完美程度。随着各國集币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際錢币交流的深入,廣大錢币愛好者越來越關心錢币的品相。品相優良的錢币令人賞心悅目,而磨損嚴重、傷痕累累的錢币則無法給人以美感。
目前,我國收藏者對錢币品相并沒有嚴格的評判準則,愛好者往往使用“全品”、“上品”等含混的描述進行品相界定,既缺少科學性,也難以統一使用。盡管國際上并無公認的硬币品相分級标準,但國際錢币界一直在嘗試制定能适合大多數國家的标準,目前大體上先後形成了兩種評定辦法,即描述分級法和數字分級法。
(一)描述分級法
描述分級法是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對錢币的品相進行分級,通俗易懂,容易為社會公衆了解和接受,其起源很早,無從考證。目前國際錢币界主流的描述分級方法于20世紀初期開始确定,例如,美國克勞斯出版社《世界硬币标準目錄》所采用的描述分級方法,被歐洲、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其分級方法一般分為7級,即:
1.未流通/未使用/新品。即在30倍放大鏡下,也觀察不到任何磨損或流通過的痕迹,但可能有包裝劃痕(BagMarks)。
2.極美。币面95%細部清晰可見,整個币面僅有極其輕微的磨損。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區域作為定級标準,則該區内90%細部清晰可見。
3.優美。币面75%細部清晰可見,整個币面為中等程度磨損,文字和數字邊緣部分可能不夠清晰。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區域作為定級标準,則該區内細部清晰可見。
4.美品。币面50%細部清晰可見,整個币面已呈現嚴重磨損,文字和數字邊緣部分已不清晰。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區域作為定級标準,則該區内隻有50%細部清晰。币面常為未清洗狀态,出現污垢,喪失光澤。
5.上佳。币面僅有25%細部清晰,整個币面已嚴重磨損。
6.佳品。币面已嚴重磨損,僅能辨别圖案輪廓,邊齒也有磨損,除古币、珍稀币外,已無收藏價值。
7.劣品。币面嚴重磨損,僅能分辨大體輪廓,邊齒磨損嚴重,一般已無收藏價值。
(二)數字評級法
數字評級法起源并盛行于美國,是在描述分級法的基礎上細化而産生的。
1949年,威廉・謝爾頓(WilliamSheldon)出版了《早期美國美分币》,該書以1793-1814年美國銅币為例,根據不同品相的銅币與市場價格的比例關系,首次用數據對硬币的品相從1〜70予以分級,并附帶各等級的價格,但這一比例關系很快失去現實意義。
1972年,美國錢币協會(ANA)成立美國錢币協會鑒定服務部(AmericanNumismaticAssociationCertificationService,ANACS),因為美國财政部和在錢币收藏鑒定領域具有較高地位的史密斯博物館均位于華盛頓,因此該機構最初也設立在華盛頓。直到1976年,美國錢币協會鑒定服務部業務成熟後才搬回其總部科羅拉多。但是,由于其先後于1990年和2007年進行股權轉讓,其穩定性及标準的連續性受到質疑,使其逐漸喪失了市場的主導地位。
1977年,美國錢币協會發布了《美國錢币協會美國硬币評級正式标準》(OfficialANA GradingStandardsfor United StatesCoins),對數字評級法進行了完善。
1986年,美國7家知名币商在加州成立了一家純商業性質的鑒定評級公司――美國硬币評級專業服務公司(ProfessionalCoinGradingService,PCGS)。PCGS的成立,使得數字評級法在美國得到了較好的推廣。1987年美國錢币保證公司(NumismaticGuarantyCooperation ofAmerica,NGC)在佛羅裡達成立。
目前,數字評級法已經在美國廣泛使用,美國錢币協會也對《美國錢币協會美國硬币評級正式标準》不斷地進行修訂,但尚未得到國際上的完全認可。該标準下的錢币評級業務在近幾年陸續傳入我國,并在國外機構的推廣下迅速發展。
數字分級法首先将錢币品相分為三類:精制品、未流通品、流通品。在每一品類後綴有數字(3-70),以表示其品相高低。其中:精制币(ProofCoins)通常細分為Proof-70、Proof-65、Proof-60和Proof-55,分别對應為完美精制(PerfectProof)、精選精制(ChoiceProof)、典型精制(Proof)和損傷精制(ImpairedProof)。“精制”原則上并非一種品相分級,而是一種特殊的制造工藝。由于精制币主要用于收藏,所以都未經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精制币出現于1850年左右,數量很少,到20世紀30年代後,各國造币廠才普遍制造精制币。目前我國所發行的絕大多數貴金屬紀念币都屬于此類。
未流通品(MintStateCoins/UncirculatedCoins,簡稱MS)指從造币廠出廠後未投入市場流通的全新币,所以也叫出廠币或原封币。未流通币可細分為MS-70、MS-65、MS-60,也就是完美未流通(PerfectUncirculated)、精美未流通(GemUncirculated)和典型未流通(TypicalUncirculated)。
流通品(CirculatedCoins)是指已經流通并磨損的錢币,根據磨損情況,可細分為AU-55、AU-50、EF-45、EF-40、VF-20、F-12、VG-8、G-4、AC-3、B、P,即精選近于未流通、近于未流通、精選極美、極美、優美、美品、上佳、佳品、近于佳品、差品、劣品等。
(三)錢币如何被評級
在美國,當一枚硬币被提交到錢币評級公司,一般會由3名專家進行鑒定。如果被送評的錢币為僞造品,鑒定評級公司會作出假币的鑒定,并收取全部鑒定評級費用。
在确定錢币為真品的前提下,評級公司會由3名評級師對其進行背對背的打分。如果3名評級師給出的分數一緻,則這枚錢币将被定為這一分數。如果3名評級師給出的分數不一緻,則這枚錢币将被交給一名較高級别的評級師來确定它的分數。
對于珍稀和價值高的錢币,鑒定評級師的人數會有所增加,有時甚至會聘請公司以外的專家協助鑒定。
此外,也有一種情況就是某一枚錢币無法确定真僞,或者專家對真僞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這時這枚錢币将被出具無法認定真僞的鑒定結果,同時相關費用也會被全部退回。
數字分級法首先将錢币品相分為三類:精制品、未流通品、流通品。在每一品類後綴有數字(3-70),以表示其品相高低。其中:精制币(ProofCoins)通常細分為Proof-70、Proof-65、Proof-60和Proof-55,分别對應為完美精制(PerfectProof)、精選精制(ChoiceProof)、典型精制(Proof)和損傷精制(ImpairedProof)。“精制”原則上并非一種品相分級,而是一種特殊的制造工藝。由于精制币主要用于收藏,所以都未經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精制币出現于1850年左右,數量很少,到20世紀30年代後,各國造币廠才普遍制造精制币。目前我國所發行的絕大多數貴金屬紀念币都屬于此類。
未流通品(MintStateCoins/UncirculatedCoins,簡稱MS)指從造币廠出廠後未投入市場流通的全新币,所以也叫出廠币或原封币。未流通币可細分為MS-70、MS-65、MS-60,也就是完美未流通(PerfectUncirculated)、精美未流通(GemUncirculated)和典型未流通(TypicalUncirculated)。
流通品(CirculatedCoins)是指已經流通并磨損的錢币,根據磨損情況,可細分為AU-55、AU-50、EF-45、EF-40、VF-20、F-12、VG-8、G-4、AC-3、B、P,即精選近于未流通、近于未流通、精選極美、極美、優美、美品、上佳、佳品、近于佳品、差品、劣品等。
(三)錢币如何被評級
在美國,當一枚硬币被提交到錢币評級公司,一般會由3名專家進行鑒定。如果被送評的錢币為僞造品,鑒定評級公司會作出假币的鑒定,并收取全部鑒定評級費用。
在确定錢币為真品的前提下,評級公司會由3名評級師對其進行背對背的打分。如果3名評級師給出的分數一緻,則這枚錢币将被定為這一分數。如果3名評級師給出的分數不一緻,則這枚錢币将被交給一名較高級别的評級師來确定它的分數。
對于珍稀和價值高的錢币,鑒定評級師的人數會有所增加,有時甚至會聘請公司以外的專家協助鑒定。
此外,也有一種情況就是某一枚錢币無法确定真僞,或者專家對真僞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這時這枚錢币将被出具無法認定真僞的鑒定結果,同時相關費用也會被全部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