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知識 > 集币知識
中國近代貴金屬币(章)的鑄造與發行(三)
發表時間:2013/5/6 10:09:50 點擊次數:2865
在探研近代中國銀質鑄币有關問題時,銀質輔币之鑄行不容忽略,銀輔币以其鑄額巨大,流通廣泛,皆在壹圓型銀質主币之上。所謂輔币,系指币值分别為庫平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及五錢、四錢、三錢、二錢、一錢、中圓、半圓、伍角、貳角、壹角、貳毫、壹毫等币值之銀币。中國民間稱之為“小洋”、“銀角”、“毫洋”等。
近代中國銀質輔币之鑄行,當以新疆地區為先,清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當地已普遍行用各種不同名目之小天罡銀币。至于内地省區,則始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廣東所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庫平一錢四分四厘、庫平七分二厘、庫平三分六厘”。此四等輔币之币值、重量及自徑等,皆成其後各地鑄造銀質輔币所循規範。在各種不同币值之銀質輔币中,以庫平重一錢四分四厘及庫平重七分二厘者(即貳角型與壹角型銀币)大小适中、交易方便而為民衆樂于使用,流通最廣,為數最巨,民間習稱其“雙毫”、“單毫”。清末民初時期,中國各地貨币流通領域中,銀質輔币所占比重遠大于銀質主币之現象十分普遍。尤以廣東、福建、廣西等地絕少鑄造銀質主币,所行皆系貳角型及壹角型銀币。據有關史料記載,民國前期,廣東以“毫洋”(即貳角型銀币)為貨币單位,“物價之标準,契約之締結,以及租稅之征收,均以毫洋計算”。可稱“不通用大洋(即銀質主币)之省份”。
造成近代中國銀質輔币發行數額巨大之根本原因在于其成色較低,鑄造盈利遠大于銀圓,因而各省競相仿鑄,漫無限制,至清代末期,即已失控。以緻數量泛濫,種類紛繁,成色低劣,無法平價兌換銀圓。對此,清廷曾多次立例制止,均未奏效。民國前期,政府亦于《國币條例》中明确厘定銀質輔币重量、成色,且令天津造币廠于1916年開鑄統一輔币。但各省仍以濫鑄輔币作為地方财政收入之重要來源,不僅毫無罷手之意,更變本加厲,鑄币品種、數量較之清季更甚,成色、重量愈為降低,流通狀況日趨混亂。大量劣币充斥于市,導緻貶值嚴重,民衆深受其害。及至30年代,銀質輔币才漸由銀行發行之輔币券所替代,退出近代中國貨币流通領域。
此外,民國初期,天津、武昌、南京、雲南等造币廠又曾先後鑄造多種镌有其時政要人物肖像之銀質紀念币章,此類币章或系政府方面授意鑄造,或系各地政要自行鼓鑄,或系某些造币廠員工戲作,品種名目甚多,竟成一時風氣,亦形成中國貨币文化發展進程上貴金屬紀念币章鑄造高潮之―。較為突出者,有如黎元洪像民國開國紀念币;袁世凱像民國共和紀念币;唐繼堯像擁護共和紀念币;徐世昌像“仁壽同登”紀念币、章;曹锟像憲法成立紀念章;段祺瑞像民國執政紀念币;張作霖像紀念币、章;陸榮廷像及倪嗣沖像紀念章等等。其中除極個别币種會行用于市外,絕大部分系滿足軍、政要員盎惑人心,沽名釣譽及饋贈等所需,不曾參與貨币流通。然此類币章風格各異,獨具特色,鑄工較為精湛,具有一定藝術與觀賞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時中國鑄币工藝之水準,不失為該時期銀币鑄行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相反,近代中國金質鑄币為數甚稀,在流通貨币中僅扮演配角。衆所周知,黃金作為珍罕難得之貴金屬,自古被中國民衆視為貯藏保值之重要手段。雖中國古籍中不乏曆代用金為币之記載,亦見有相關實物資料存世。但此類鑄币之用途多限于賞賜、祭祀、進奉、布施、饋贈及殉葬等。鮮有大量鼓鑄,以其充當流通貨币者。此種狀況,清代及民國時期亦未改觀。
在近代中國,由中央政府令鑄法定流通金币之例僅見于清代末年。其時清廷曾釀進行币制改革,設想在中國确立金本位币制,并欲鑄“大清金币、大清銀币、大清銅币”等,以求藉此統―通貨。為此,天津造币廠奉命試鑄“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庫平一兩”“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庫平一兩”兩種金币。然是項計劃終因國庫空虛,存金無多而告夭折。“大清金币”亦未行用,僅有少量樣币傳世。
概而論之,中國近代金質鑄币中之絕大多數,乃屬非流通之金質樣币,銀币金樣,試鑄币及紀念币、章之列。此中較具盛名者,除“大清金币”而外,由有“戶部光緒元寶銀币金樣”、“四川省造盧比金質樣币”、“宣統三年大清銀币壹圓(長須龍)銀币金樣”、“孫像民國開國紀念币壹圓銀币金樣”及貳角型金币,“袁像民國共和紀念币壹圓銀币金樣”、“袁像民國八年造貳拾圓、拾圓金币”等等。近年來,又陸續見有“光緒辛醜吉林銀圓局造金圓流通”、“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銀币金樣”、“民國十六年張作霖像伍拾圓金币”、“趙恒惕像湖南省成立紀念銀币金樣”等珍品面世。
盡管如此,在其時新疆、西藏、雲南等邊疆地區,金币仍于當地貨币流通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清同治年間,新疆南部已有中亞浩罕國入侵者阿古柏建守之僞政權鑄行“鐵拉”金币流通。1907年,新疆藩司王樹楠建迪化銀圓局,利用當地産金甚豐之有利條件,鑄有“饷金二錢”、“饷金壹錢”兩種流通金币。民國前期,雲南省曾陸續鑄行币值不同之“唐像擁護共和紀念金币”、“滇字金币”等。西藏亦于1918年至1920年間鑄造币值為二十兩之“色章果木”金币,此類金币之鑄行,多系當地政府籌措資金,應付軍、政開支短缺或彌補市面通貨不足等所為。後因金價不斷上揚,金币多被民間兌換收藏,無以為繼等而相繼停鑄,流通時間甚短。
此外,1949年前後,由于國民黨統治區通貨膨脹空前嚴重,經濟瀕臨崩潰,被迫恢複銀本位币值,複鑄銀币。此間,川省曾拟鑄金币投入流通,面值分别為伍錢、貳錢五分、貳拾元,當銀圓拾元等,均僅見銅樣存世。
近代中國銀質輔币之鑄行,當以新疆地區為先,清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當地已普遍行用各種不同名目之小天罡銀币。至于内地省區,則始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廣東所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庫平一錢四分四厘、庫平七分二厘、庫平三分六厘”。此四等輔币之币值、重量及自徑等,皆成其後各地鑄造銀質輔币所循規範。在各種不同币值之銀質輔币中,以庫平重一錢四分四厘及庫平重七分二厘者(即貳角型與壹角型銀币)大小适中、交易方便而為民衆樂于使用,流通最廣,為數最巨,民間習稱其“雙毫”、“單毫”。清末民初時期,中國各地貨币流通領域中,銀質輔币所占比重遠大于銀質主币之現象十分普遍。尤以廣東、福建、廣西等地絕少鑄造銀質主币,所行皆系貳角型及壹角型銀币。據有關史料記載,民國前期,廣東以“毫洋”(即貳角型銀币)為貨币單位,“物價之标準,契約之締結,以及租稅之征收,均以毫洋計算”。可稱“不通用大洋(即銀質主币)之省份”。
造成近代中國銀質輔币發行數額巨大之根本原因在于其成色較低,鑄造盈利遠大于銀圓,因而各省競相仿鑄,漫無限制,至清代末期,即已失控。以緻數量泛濫,種類紛繁,成色低劣,無法平價兌換銀圓。對此,清廷曾多次立例制止,均未奏效。民國前期,政府亦于《國币條例》中明确厘定銀質輔币重量、成色,且令天津造币廠于1916年開鑄統一輔币。但各省仍以濫鑄輔币作為地方财政收入之重要來源,不僅毫無罷手之意,更變本加厲,鑄币品種、數量較之清季更甚,成色、重量愈為降低,流通狀況日趨混亂。大量劣币充斥于市,導緻貶值嚴重,民衆深受其害。及至30年代,銀質輔币才漸由銀行發行之輔币券所替代,退出近代中國貨币流通領域。
此外,民國初期,天津、武昌、南京、雲南等造币廠又曾先後鑄造多種镌有其時政要人物肖像之銀質紀念币章,此類币章或系政府方面授意鑄造,或系各地政要自行鼓鑄,或系某些造币廠員工戲作,品種名目甚多,竟成一時風氣,亦形成中國貨币文化發展進程上貴金屬紀念币章鑄造高潮之―。較為突出者,有如黎元洪像民國開國紀念币;袁世凱像民國共和紀念币;唐繼堯像擁護共和紀念币;徐世昌像“仁壽同登”紀念币、章;曹锟像憲法成立紀念章;段祺瑞像民國執政紀念币;張作霖像紀念币、章;陸榮廷像及倪嗣沖像紀念章等等。其中除極個别币種會行用于市外,絕大部分系滿足軍、政要員盎惑人心,沽名釣譽及饋贈等所需,不曾參與貨币流通。然此類币章風格各異,獨具特色,鑄工較為精湛,具有一定藝術與觀賞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時中國鑄币工藝之水準,不失為該時期銀币鑄行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相反,近代中國金質鑄币為數甚稀,在流通貨币中僅扮演配角。衆所周知,黃金作為珍罕難得之貴金屬,自古被中國民衆視為貯藏保值之重要手段。雖中國古籍中不乏曆代用金為币之記載,亦見有相關實物資料存世。但此類鑄币之用途多限于賞賜、祭祀、進奉、布施、饋贈及殉葬等。鮮有大量鼓鑄,以其充當流通貨币者。此種狀況,清代及民國時期亦未改觀。
在近代中國,由中央政府令鑄法定流通金币之例僅見于清代末年。其時清廷曾釀進行币制改革,設想在中國确立金本位币制,并欲鑄“大清金币、大清銀币、大清銅币”等,以求藉此統―通貨。為此,天津造币廠奉命試鑄“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庫平一兩”“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庫平一兩”兩種金币。然是項計劃終因國庫空虛,存金無多而告夭折。“大清金币”亦未行用,僅有少量樣币傳世。
概而論之,中國近代金質鑄币中之絕大多數,乃屬非流通之金質樣币,銀币金樣,試鑄币及紀念币、章之列。此中較具盛名者,除“大清金币”而外,由有“戶部光緒元寶銀币金樣”、“四川省造盧比金質樣币”、“宣統三年大清銀币壹圓(長須龍)銀币金樣”、“孫像民國開國紀念币壹圓銀币金樣”及貳角型金币,“袁像民國共和紀念币壹圓銀币金樣”、“袁像民國八年造貳拾圓、拾圓金币”等等。近年來,又陸續見有“光緒辛醜吉林銀圓局造金圓流通”、“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銀币金樣”、“民國十六年張作霖像伍拾圓金币”、“趙恒惕像湖南省成立紀念銀币金樣”等珍品面世。
盡管如此,在其時新疆、西藏、雲南等邊疆地區,金币仍于當地貨币流通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清同治年間,新疆南部已有中亞浩罕國入侵者阿古柏建守之僞政權鑄行“鐵拉”金币流通。1907年,新疆藩司王樹楠建迪化銀圓局,利用當地産金甚豐之有利條件,鑄有“饷金二錢”、“饷金壹錢”兩種流通金币。民國前期,雲南省曾陸續鑄行币值不同之“唐像擁護共和紀念金币”、“滇字金币”等。西藏亦于1918年至1920年間鑄造币值為二十兩之“色章果木”金币,此類金币之鑄行,多系當地政府籌措資金,應付軍、政開支短缺或彌補市面通貨不足等所為。後因金價不斷上揚,金币多被民間兌換收藏,無以為繼等而相繼停鑄,流通時間甚短。
此外,1949年前後,由于國民黨統治區通貨膨脹空前嚴重,經濟瀕臨崩潰,被迫恢複銀本位币值,複鑄銀币。此間,川省曾拟鑄金币投入流通,面值分别為伍錢、貳錢五分、貳拾元,當銀圓拾元等,均僅見銅樣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