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市“生态系統”越發成熟 可持續發展之路漸寬
近年來,貴金屬紀念币作為投資、收藏市場的後起之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投資收藏隊伍也在逐漸壯大。即便近年來市場經過較長時間的降溫,但客觀的市場需求不會消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市場需求、産品體系、銷售渠道、消費者專業程度、行業梯隊構成等,較以往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升,這說明中國金銀币市場可持續發展的“生态系統”已逐漸完善和成熟了。
大膽嘗試讓産品适銷對路,群衆基礎越發牢固
作為金銀币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如何讓項目更加“适銷對路”,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愛上金銀币,從而為中國金銀币市場的長期發展奠定牢固的群衆基礎,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如日前發行的2016版熊貓金銀紀念币,計重單位全部由“盎司”變為“克”,這是熊貓币30餘年發展曆程中的一次重大變革。在本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下,如此大膽地突破實在有些冒險,但從中可以看出我國金銀币發行機構走“親民”路線的改革決心和力度。對中國人而言,“盎司”作為一個舶來詞彙,始終與本土消費者存在着距離感,1盎司的金銀币究竟有多重?如果按市價金銀來計算的價值究竟是多少?即使明白盎司與克之間的關系,仍須經過一番複雜的換算才能得出結果。這種“距離”使一部分人選擇了拒絕加入金銀币的投資收藏行列。
此外,近年來金銀币題材也更加親民化,就2015年發行項目而言,賀歲題材、吉祥文化題材、國畫大師題材及抗戰70周年題材等,明顯受到廣大收藏投資者的歡迎。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如明顯減少金銀币發行量,為其後市增值提供潛力;規格逐漸趨向小型化,從而在禮品需求萎縮後,達到快速擴大收藏投資者人群的目的;金銀币在裝幀上創新,切實符合用戶需求。這裡不得不是今年11月由金銀币總承銷和鑄造機構聯合首次舉辦的“優秀設計師榮譽典禮”,這對于提高金銀币設計隊伍的創新能力,提升貴金屬紀念币的設計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行業組織不斷完善,市場運行環境越發規範
我國現代金銀币市場經過幾十年的培育,隻不過最近幾年才真正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市場,投資收藏金銀币也是近幾年來才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與市場發展同步,近年來行業組織不斷完善,各司其職,共同輔助和推進着金銀币市場運行環境的逐步健全和規範。
為了推動中國金币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早在2010年,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便成立了金币市場專業委員會,這是繼創建中國金币品牌和構建中國金币“大直銷”體系之後,推動金币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該委員會作為在金币市場發揮行業職能的專業工作機構,可以讓中國金币特許零售商通過探索行業發展規律、總結經營管理經驗、樹立形象素質規範、形成行業發展共識,來推動整個行業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此外,委員會還包括金融市場和金币市場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相關人士,他們根據金融市場和金币市場的基本理論以及行業發展的實踐經驗,進行金币市場的理論研究和業務指導,形成推動金币行業發展的社會合力。
2013年12月31日,北京中金國衡收藏品有限公司在京挂牌,宣告我國權威錢币鑒定評級機構正式成立,打破了國外機構對中國錢币評級業務的壟斷。該公司立足于服務中國錢币市場,服務錢币集藏愛好者,以權威的技術鑒定、中國特色的評級标準和富有競争力的收費标準,強化服務屬性,降低服務門檻,最大化地滿足集藏者錢币鑒定評級需求。
在今年11月份舉行的2015北京國際錢币博覽會上,中國錢币學會币章藝術專業委員會揭牌暨官方網站開通儀式隆重舉行,該專業委員會是由我國在币章藝術設計、鑄造、研究與收藏領域具有極高造詣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家造币和市場營銷機構自願組成的民間社團組織等組成,旨在弘揚中國币章藝術,傳播中華币章文化,加強中外交流,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國币章事業從此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藝術與交流之家”。其官方網站的開通也給中國币章藝術家及作品提供了一個更加豐富和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對于推進中國币章藝術的發展及與國際先進理念的融合将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官方變現渠道亟待建立,實現“大交易”體系閉環
任何一個行業,民間交易越頻繁則意味着市場越繁榮,因此類似于金銀币官方回購系統的建立是大力促進币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在傳統市場模式中,藏家将金銀币變現的渠道僅有拍賣會(高端藏品)和民間收藏品交易市場。後來,随着行業電子商務平台的誕生,一些網上交易平台也成為一種選擇。但這兩者均沒有權威可信性和操作規範,交易純憑購買者的“眼力”。
直至2013年,中國金币總公司針對個人客戶開始開展熊貓普制金币回購試點業務,使熊貓币“售出、回購、二次銷售”的大交易體系“閉環”,其投資功能也最終完善,這不僅不負廣大金币集藏投資愛好者,特别是“貓迷”們的熱忱期盼,也圓了幾代中國金币人的夢想。(供稿:北京人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趙琦)
來源:中國金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