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承載中國人最強記憶
是誰見證全家幾代人刻骨銘心的艱苦故事?又是誰不斷記錄着新中國老百姓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第三套人民币,它當之無愧是中國人艱苦奮鬥的見證者,是新中國家庭生活的記錄者!
第三套人民币流通38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流通時間最長的人民币,它曆經新中國九大時代,囊括最多的票面職業人群。在流金歲月裡,它承載着幾代中國人的金色夢想和美好回憶,留存着中國人在那個特殊時代裡最深刻的情感。
它蘊藏祖輩生存的希望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剛剛經曆三年自然災害,缺衣少食。人民公社辦大食堂,吃大鍋飯,工分制集體勞作。為了掙滿10工分,全家老老少少都去生産隊上勞作,就是期望可以多分糧食和錢。那個年代每一毛錢都凝結着全家人辛勤的汗水,每一毛錢都如同金子一般珍貴,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錢就是口糧,錢就是生活的希望!
為了防止鬧饑荒無法生活,一家人平時掙工分賺來的錢全都攢起來,待到急用時拿來接濟生活,所以人們拿到手上的錢,無論多少都會寶貝一樣珍惜,因為它是如此來之不易。
對祖輩們來講,那時賺錢、攢錢、存錢的金色記憶會更加生動和深刻,所以現在盡管不缺錢,但他們依然習慣性地把錢攢起來,因為他們都用曾經的經曆印證,錢裡蘊藏着生活的希望。
它承載父輩的奮鬥與夢想
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迎新風。鄧小平同志南巡的講話,引發了“蝴蝶效應”,下海經商成為當時主流。在大好經濟形勢下,那一代人秉着先富帶後富的思想,懷揣幾十塊錢,帶着走出貧窮奔小康的夢想,南下奮鬥。
當時第三套人民币10元的“大團結”是人們發家緻富的奮鬥目标,是财富的代名詞,同時也是那一代人夢想的代名詞。他們在商海中鬥智鬥勇,他們或許曾錯失良機,也可能當機立斷抓住商機,他們嘗遍酸甜苦辣,最終讓夢想成真。
父輩們雖然現在富裕了,但他們依然會懷念那些充滿激情的歲月,懷念一沓沓人民币捧在手心裡的安心和幸福,因為那些錢裡承載着他們的夢想,記錄奮鬥的艱辛,凝結着不屈的精神。
它是兒時快樂生活的源泉
對于80、90後的孩子們來說,第三套人民币就是兒時快樂的源泉,一毛錢=十塊水果糖,一毛錢=一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兩毛錢=嘎嘣脆的小零嘴兒,5毛錢=能玩一周的擦炮兒,一塊錢=激動人心的壓歲錢,一幅幅畫面組成童年裡最快樂的時光。
盡管零花錢為數不多,而且總是不夠用,但卻帶來了比現在孩子吃冰淇淋盛宴還滿足的心情,那種心情無法複制隻能珍藏在記憶裡。那些發自内心的快樂伴随着童年的金色時光,永遠不會褪去那層鮮亮的光芒。
無論是祖輩人生存的希望,父輩人的夢想與奮鬥,還是兒時快樂的源泉,都在第三套人民币的見證下講述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對現代人來說,當年的第三套人民币不僅僅是實質意義上的錢,更是不同時代人們生活的記錄者,當它變成同學會、戰友會……飯桌上的回憶,它便有了生命,滲透到每個人腦海的最深處,變成了中國人在金色年華裡的最強記憶。